说实话,当年我选物化生那会儿,脑子是清醒的,手是坚定的,理想是灿烂的。
可现实就像一根被咬过一半的辣条,辛辣中带着一点诡异的甜——你以为你选的是理科王牌,结果人家告诉你,这是通往高考修罗场的VIP直通车。
那会儿我刚进高一,物理老师还在用“推小车”这种快乐教学法喂我们做功公式,化学老师用一杯水讲摩尔质量讲得好像在讲鸡汤哲学,生物老师甚至带着点文学修养,念ATP的时候跟朗诵余光中的诗一样优雅。
于是,我就天真了。以为高二之后也就那么回事。
结果高二一到,啪啪打脸,响亮得像教室外面突然飞来一只生物竞赛金奖的鸟。
一、不是你不行,是你正好卡在“筛选程序”上
教育界从不掩饰它的“淘汰美学”——越往上走,越像在筛咖啡粉:细的留下,粗的请回家继续搅拌牛奶。
而物化生,就是那口老咖啡机里最后的钢丝网,负责筛掉“不够聪明但还挺努力”的那一波人。
如果说中考是给你一张车票,选科是个岔路口,那么物化生就是那条坑坑洼洼、狂风暴雨、不准回头、还时不时冒出一两道压轴题的高速公路。
这不是“被难住了”,这是你开始接触那些“努力解决不了”的知识——比如,电场的场强图、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关系、RNA剪接的那点狗血操作。
这些都不是“多背几遍”就能搞定的。
你得真的——想明白它在说啥,这是一种“思维选拔”,而不是“做题竞赛”。
我们班有个男生,号称全校化学竞赛第一。
有一次班会老师请他讲学习经验,他上台说了八个字:“不吃不喝,背周期表。” 同学们还没来得及鼓掌,他补了一句:“其实也没什么用,竞赛考的都是你连老师都不敢讲的东西。”
全班沉默如鸡,班主任假笑如风,说:“你这个讲话角度比较独特哈。” 下台后他坐我旁边,悄悄说:“我昨天梦见Na和H2反应我被炸飞了。” 我点头:“我前天梦见高锰酸钾把我变成紫色小人了。”
他点了一根笔,说:“我们这组合是高考难度的发源地。”
“是啊。”我点点头,心想:
早知道我选地理,至少梦里还能看看瀑布。
二、真正让你感到“吃力”的,不是知识
物化生最大的难点,并不是“知识难”,而是“对手强”。
因为选这个组合的,一般是那种“中考数学满分”、“课外补到竞赛”甚至“对宇宙热寂都有看法”的生物型学霸。他们做题不仅快,还冷静得像菜市场里挑鱼的阿姨,翻一下,不行,换下一道,嘴里还嘀咕:
“这题出的不如我初中那会儿卷子。”
你以为你在“正常发挥”,其实你已经落后了一公里。他们的存在,就像大海中开外挂的摩托艇,而你是漂浮着努力划水的小黄鸭。
而老师们为了不浪费这些摩托艇的马力,课上节奏自然也就提起来了——进度像导弹,深度像地震仪,作业像蜗牛背水桶。
高二下,我们学校把物理班单独拎出来搞“小高考冲刺营”。
早自习七点到校,讲什么?讲质点系动量守恒。 我坐在最后一排,前桌小明一边吃鸡蛋,一边用左手解动量守恒、右手解万有引力,还不忘顺便改改卷子。
老师问:“这题谁能上来写?” 他站起来:“老师,我昨天刚在梦里推了一下推导式,可以吗?” 我在后面偷偷把演草纸折成小船,看它漂不漂得动——答案是不会漂,因为我全是水,脑袋里灌的水。
小明转头看了我一眼:“你这题不会?” 我说:“我连你哪题都没看清。” 他说:“那你物理可能只能上个‘双非’了。”
我微笑:“不,我准备投奔地理组。”
他点头:“祝你好运,别回头了,哥。”
三、物化生,是高端内卷下的“教育设陷”
你以为你在“选科”,其实你是在走一场“结构性陷阱”。
选物化生的,大多奔着“理工强校”“高分可控”来的。但他们没算进一个变量——群体平均能力太高,卷得你怀疑人生。
而政策又为了“分层选拔”,在题目上故意设一道“很少人能做出来”的坎,好让985和211从中筛人。
于是就诞生了一种奇景:
化学和生物年年出怪题,物理却越来越简单,为什么?因为考生群体已经自带难度了。
换句话说,题目不是为了“拉开差距”,而是为了“不让你太轻松”。
高考前两周,教导主任找我们组谈话:“你们是我们学校的骄傲,也是最大的风险点。” 我们一脸懵:“风险点?” 主任点头:“对,物化生组合去年出了个600分全崩的。” 我们问:“为什么?”
主任抿嘴:“人家数政史轻轻松松上了双一流。”
班长站起来:“主任,我们可是清北方向的。” 主任冷笑:“题不会做,方向有啥用?” 然后转身对我们说:“最后两周,少看难题,多烧香。”
我心想:原来理科卷王也得靠玄学续命,难怪这几年寺庙香火这么旺。
说到底,选了物化生的你,不是被坑了,而是恰巧走到了系统精细设计下的分水岭。这里不鼓励平庸,不奖励努力,它奖励的是那种——脑筋灵活、情绪稳定、接受力强、习惯黑夜中奔跑的“进化型学生”。
所以你会觉得难,因为你正在进化;你会觉得卷,因为你身边也全是正在进化的人。
怎么办?
一、接受“难是正常”的事实,不正常的是别人“装轻松”;
二、把每次“学不会”当成“脑子在进阶”的信号,而不是失败;
三、不要模仿学霸的节奏,要摸索属于自己的韵律——哪怕慢点,稳点,也比焦虑式崩盘好。
最后,放过自己一点,别总和那种“背周期表能梦到氢键结构”的家伙比成绩。 你已经很勇敢了——敢选物化生,本身就值得尊敬。
就像王小波说的:“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而你,现在就站在那个世界的门口。
门虽重,但能推开。 推不开也别急,先烧个香再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