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此前引起热议的理想i8撞“掉”重卡车一事,8月3日晚,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双双发布声明回应。
理想汽车方面称,本次测试目的只是为了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安全性能,并非针对其他任何品牌进行产品质量评价,测试结果也不应被解读为对其他品牌产品质量的论断。理想汽车在声明中指出,本次测试参照普通公路高频发生的交通事故情形制定测试要求,委托中国汽研执行,测试所用东风柳汽乘龙品牌二手卡车仅作为移动式壁障物。
“我们无意、也没有对其做出质量方面的引导性评价。对于测试过程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被意外卷入舆情争议,我们实属无心之举。”理想汽车强调,理想汽车专注家庭乘用车,而东风柳汽乘龙是中国卡车领域的代表,二者之间不存在直接竞争关系。
同日,中国汽研的声明则更加详细讲了理想i8碰撞乘龙卡车的测试情况。中国汽研同样强调,该测试项目仅验证理想i8车辆安全性,非标准车对车碰撞试验,不涉及其他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评价。关于对此次测试场景的争议,中国汽研表示:“企业依据中国典型交通事故普通公路场景下的事故形态制定测试大纲,由中国汽研试验团队执行。”
中国汽研称,根据搭建交通事故场景的需要,仅以卡车整备质量作为选择标准,在市场端随机购买了二手卡车作为移动式壁障车。在测试前,试验团队对样品车辆理想i8进行了查验确认,并对移动式壁障车进行了整备:外饰伪装(车身红色改白色、伪装粘贴)、安装自动驾驶装置,并配重至8吨。
在测试过程中,理想i8的碰撞速度为60±2km/h,移动式壁障车相向速度为40+2km/h。测试结束后,理想i8的乘员舱无明显变形,气囊展开正常、电池包无漏液无起火、车门自动解锁、门把手自动弹开。移动式壁障车经高强度碰撞后,驾驶室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形整体结构完整、车门可以正常打开。
不过,在中国汽研此次发布的测试全过程情况,并没有解释网友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车头到底锁没锁。此前,不少网友指出,重卡车头都有锁止机构,正常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除非是车头没有锁。另外,中国汽研测试所用车辆是从市场中随机购买的二手卡车,而非之前说的全新车辆,其对具体车况也没有说明。
此外,中国汽研在声明中两车的不同的碰撞速度,也被指测试有利于理想i8。一位车身工程师对飞灵汽车表示,常规对碰都是50/50,而理想i8这个速度是60/40。“理论上碰撞动能都一样,但是大家忽视了一个问题,就是这两种速度下动量有差异。”该工程师说道。
该工程师表示,按照刚性体计算,碰撞后理想的反弹速度大约是89.5(往后弹出去),卡车是10.5(往后弹)。如速度都变成50/50,碰撞后理想的反弹速度大约是99.5(往后弹出去),卡车是0.5(往前冲)。但是实际情况车辆不是完全的弹性体,碰撞后会通过车体结构变形来吸能,也就视频看到的撞完之后会连在一起停止。
该工程师进一步指出,从车辆的结构来看,i8作为乘用车会有更多的吸能结构、卡车会直接撞击刚性车架大梁,吸能更少(前提车头要锁住),如果i8在撞击过程中没有弹飞出去,就是通过结构变形进行了吸能。当速度变成50/50的时候,理论上i8要么就是需要通过更多的结构变形来吸能(乘员舱造成更多破坏),要么就是弹出去速度更快,当然前者可能性更大。
在此前7月29日理想i8的上市发布会上,理想发布的一段i8与8吨重卡的碰撞视频显示,i8以100公里/小时的相对速度与一辆8吨重卡对撞后,碰撞后i8的A柱、B柱、C柱、门梁均无变形,而重卡的头则直接被撞“掉”。测试视频中的重卡正是东风柳汽旗下乘龙卡车的产品。
此视频发布后,不少网友质疑乘龙卡车质量问题。对此,东风柳汽立即喊冤,指责理想虚假宣传,并称测试“有导演动手脚”,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东风柳汽更是连续4天发声。7月31日,东风柳汽发声明指责理想使用特定场景测试,与实际场景运营存在严重差异,斥责此次i8碰撞是贬损同业、恶意攀比。
8月1日,东风柳汽在发布的《致乘龙卡友的一封信》中再一次强调,该视频相关测试场景及设备与实际交通情况存在极大差异,并在海报中配文“安全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而是我们每一程切实的守护”。8月2日,乘龙卡车又发布一张海报上写着 “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疑似“内涵” 理想汽车,引发大量转发。8月3日,乘龙卡车继续发海报,配文“龙的脊梁,无惧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